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吴雪萍:国学造园?打造中国传统园林

http://www.azlhq.com 2013-01-15 来源:28365365官网 作者: 发表评论(0)

  28365365官网讯 1月13日第三届园冶高峰论坛之首届国学造园主题论坛于新大都饭店召开,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兼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吴雪萍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国学造园·打造中国传统园林--西安市丰庆公园总体设计》的主题发言。吴雪萍局长为我们解析了国学的内涵以及在园林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新的园林景观的重大意义。

  以下为吴雪萍局长发言的主要内容:

  一、国学与造园

  1、国学概念的诠释

  近年来,"国学"一词常常见诸于各种书籍、各类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来高,国学研究也一扫曾被冷落的局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当前,国学热已超越了学术研究范畴,成为一个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

  从起源发展看,国学初始的意思是国家设立的学校;其后起的意思,产生于我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期,当时国学是针对西学而言的,后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文化学术通称。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国学特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可的观点,中国人言国学,广义泛指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其内容繁多,主要包括中国自古以来的多部经典多门艺术及多种思想体系。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主要文献分类有经、史、子、集;核心思想为儒、释、道三部分;主要支撑平台是文、史、哲。其中儒家是传统中国学术文化的主体,具有最重大最全面的影响。

  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儒、释、道、诸子百家、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是属于国学范畴,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国学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各个方面。

  国学研究的意义,概括地说,就在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激励爱国情操,凝聚民族团结,并沟通国际汉学研究,使中华文化光耀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国学在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大背景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国学有如中华民族的"国教",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对一系列人生终极问题和人性的看法。在当前背景下,提倡中国民族的身心健康和操行高尚的方法方式,正是国学研究的使命,努力把深奥的学问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是国学的真精神。

  2、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谓国学就是我们的传统之学,民族之学,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这样的角度说,国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化,它是我们中国人原创的学问,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

  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并不是两个不相干也不是相互排斥对立的实体。"现代生活"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具体转变,但现代文化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在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弘扬优秀传统,实现中国的持续昌盛。

  3、 国学造园的解析

  当前,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要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必须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在挖掘、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实现碰撞后的融合和吸收后的超越,从而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新的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学文化的一脉、一种艺术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聚着历代文人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形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世界园林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许多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并从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例如与诗、书、画相结合,追求意境的文化内涵;结合人的视觉规律所发展出来的小中见大、步移景换、对景、借景等设计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环境的挖池筑山布局方式等。尤其是对国学文化与园林艺术的完美融合,即对园林意境的营造,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塑造出中国传统园林的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

  因此,研究如何打造国学造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的研究。

  二、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借鉴

  中国园林讲究"三境",既生境、画境和意境,首先创造自然美的"生境",再进一步通过艺术加工上升到形式美的"画境",最后通过触景生情达到理想美的"意境",进入三个境界互相渗透、情景交融的审美高潮。这也是在现代景观设计创作当中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创作原则。

  1、生境

  生境就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境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而有意趣,达到"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目的。而从生态园林城市的角度理解,"生境"即是要符合生态要求、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要各得其所,使人们具有良好的居住、工作、游息、交通的聚居环境。

  2、画境

  画境就是艺术美的境界,将诗情画意作为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使山、池、植物、房屋的设置布局,有开有合,相互穿插,以增加各景区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而对于现代景观设计,这个层次主要是解决城市的艺术美和环境美,就是要用艺术家的审美品位、艺术的构图营造城市,创造艺术美境界,为人们提供一个如画的城市空间。

  3、意境

  意境即浪漫主义的理想美的境界,是我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意境实质上是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使观赏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产生共鸣,激发联想,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情景交融是"情"与"景"的互相发现,互相激发。而情景交融要上升为意境就要求欣赏者的"情"与园林的"景"互相升华,使园林的景也带上了欣赏者的情感,产生了令人感动的意境。在这样的园林中,欣赏者在纯粹的精神活动中获得自由的存在;从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生态园林城市的意境就是充分尊重自然、历史和当地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城市理想美,打造能增加城市的凝聚力、提升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的独特的、浪漫的理想城市环境。

分享到:
编辑:daiy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28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azlh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