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探索古代人类生活的途径:植物考古学

http://www.azlhq.com 2013-12-18 来源:中国考古网 作者:丁思聪 发表评论(0)

\

  2013年12月13日下午,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科技考古系列课上,赵志军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植物考古学的讲座。赵志军老师现为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的研究。

  植物考古学是科技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科技考古学以自然科学为手段,解决考古问题。讲座从研究简史、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方面介绍了植物考古学的基本情况。植物考古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浮选法的出现。中国的浮选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浮选法在国内的普及则晚至本世纪初。

  植物考古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与古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为研究对象。植物考古学通过发现和分析古代植物遗存,认识并了解古代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复原古人的生活方式,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过程。考古出土的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遗存两类。前者包括浮选法获得的炭化植物遗骸、特定条件下保存的未炭化植物遗骸以及木材碎块和炭化木屑等;后者包括植硅石、孢粉、淀粉颗粒等。

  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出土植物遗存,有助于复原古人类的食物结构,探讨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问题。考古发掘中植物遗存的获取和分析,大致遵循土壤样品采集——植物遗存提取——植物遗存鉴定——量化分析等步骤。浮选样品的采集可使用剖面采样、针对性采样、网格式采样等方法。水波浮选器是提取植物遗存的有效工具。

  在课堂上,赵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国内外的研究实例,向同学们生动展现了植物考古的魅力。正如赵老师所说,真实的考古,既充满艰辛,又乐在其中。

分享到:
编辑:zhaojun
有关  途径 探索 植物考古学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28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azlh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