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小城镇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方向。在应对全球新兴议题和趋势方面,欧洲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和实践走在了全球前列,不少地区已经采取了具体措施和作为。本文选择欧洲城市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三处:德国汉诺威(Hannover)的柯贝(Kronsberg)生态城、丹麦哥本哈根Nordhavn的未来城及瑞典第三大城市——麻摩(Malmo)生态城,从基本情况、发展契机、规划理念、具体措施和成功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小城镇的特征,希冀为我国生态型小城镇规划提供经验和启示。
1 德国汉诺威(Hannover)柯贝(Kronsberg)生态城
1.1 项目缘起
柯贝生态城的开发建设起源于2000年德国汉诺威市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位于汉诺威市(Hannover)东南方。柯贝生态城占地140公顷,规划3000户房屋,约15000人口,号称欧洲最大、兴建于农地上的模范发展案例。
1.2 规划理念
柯贝生态城建造之初即以《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和“永续城市发展”(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为依据,以追求生态最大化(ecological optimization) 为目标,故不论是在能源的使用、土地的管理、景观和建筑设计、水资源和废弃物处理等各方面均采取较严格的标准。具体而言,柯贝生态城规划坚持以下生态理念:(1)城镇规划宜节约用地;(2)采用与环境相协调的交通运输概念;(3)高质量开放空间设计;(4)住家宜靠近就业场所。
1.3 组织结构
柯贝生态城的兴建由柯贝环境协调机构(The Kronsberg Environmental Liaison Agency-KUKA)负责,一共集结了35个以上的投资和建筑开发商,从而避免了因为只有一家建设公司而可能出现的垄断。
1.4 具体措施
为了保证这些理念的实施,当局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如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45~60%、建筑不能漏风或漏气;大力补贴风力发电,并强迫建筑物使用可节省30%电费的节能灯泡;雨水需再利用于公园浇花及卫浴设施冲洗;鼓励家用废弃物减量,如建材的再使用,以节省50~60%废弃物处理价格;废土再利用于人工小山丘的堆砌,配合造景,增加居民户外活动休憩空间等。
为落实德国政府1996年开始实施的《新再生能源法(The New Renewable Energy Act)》 和2000年推出的《再生能源资源法(Germa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ct)》,强调大众运输,期盼居民能多多使用由园区至市中心只需时20分钟的大众交通工具。园区内至少有5%建筑使用太阳能,并采用多种混合能源发电 (风力、瓦斯、太阳能、传统电力等)。生态城完全秉持“邻里单元”原则规划,设有至少三所小学,并配以儿童游戏场和户外开放绿地空间等。
1.5 建设情况
柯贝生态城的开发迄今已逾16载,由于规划良好,采用再生能源住宅又可获政府最长20年的补贴,且房价又比市区便宜约15%,对汉诺威市居民言,已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生态居住城市。最值一提的是,柯贝城十分重视“社会融合”(Social Mix),除政府兴建的“社会住宅”(social housing)外,目前有相当比例的居民(40%)系移民,且年轻人比例不低,区内儿童比例高达28%。德国政府有意再推出第二期规划,并坚持“充满经济活力(economically viable)、社会融合(socially balanced)及环境和谐(environmentally compatible)”的发展目标。
最新评论: |
28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azlh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