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北京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源流

http://www.azlhq.com 2016-11-23 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罗保平 发表评论(0)

  礼治思想与古代北京城市规划

  影响古代城市规划最大的是礼治思想,《考工记》这部书讲究的是礼治,这个“礼”实际上讲的是礼仪、礼节,古人把礼上升到法的程度,成为一种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变邦正位、各谋其政、不能逾越。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亲就是父亲,儿子就是儿子,每个人的位置不能乱。所以《考工记》规定的城方方正正、规规矩矩,都是按照礼来的。

  古代的天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天象就是星象,就是日月星辰,它和我们古代城市的规划也有很密切的关系。为什么跟天象有关?我们可以将古人对天地关系的认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地对天的阶段。古人从野蛮向文明跨越的时候,首先要去认识自然,但由于古人解释不清打雷、下雨、刮风等自然现象,在原始的知识积累很少的情况下,古人便认为这是神在起作用。神比人要高一筹,住在天上,所以天就成了神待的地方。古人在想象神仙住所的过程中,把人类社会的一些模式运用到规划天上,所以在天上就有了神仙住的地儿。

  像玉皇大帝凌霄宝殿,就是紫禁城给搬到天上去了。那么搬到天上以后,古人开始给天做规划,并在古星象图上做了一项分工,有的星象起名为东华门、西华门、左掖门、右掖门、天街、端门等等。所以故宫里东华门、西华门这些名字,都是古星图上的星星的名字。

  第二个阶段就是天对地的过程。古人再建都城,也要找一个理想的模式,所以就把天上神仙的地儿,在人间再重新造出来。所以不仅北京、洛阳有东华门、西华门,中国原先的很多都城中都有这些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公共的,都来源于上天。古人认为上天高居在上,具有着绝对的权威,同时也跟人间社会是一样的,所以觉得人和天是相互对应的。例如辽代以后北京叫析津府,这个析津也是天象,指的是天河两边的河岸。

  那么为什么古人在建都城时,要把天往地下搬?古人就认为“王者封国,上应列宿之位”“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周城”,就是现在的城和天上的星位间是有关系的。所以把这些理想模式作为第二步,就一步一步地搬到了地上。因此古人就在城市规划里提出法天象地的原则。在古人看来,天的意志是不能违背的,要顺应天的心意,人就吉利,违逆上天的人就要受到天的惩罚,这就是通常说的天威。古人讲“灾者天之谴也”就是指受灾是上天对人们的谴责。

  风水观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就是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从方向上来看,南方属阳,阳属火;北方为阴,属水;东方为阳属木;西方为阴属金。所以古代都城在祭祀地点,有天地日月四个坛。在北京,天坛属阳,在前门的南边;地坛属阴,在北边;月坛属阴,在西边;日坛属阳,在东边。所以天地日月这四坛,古人是按照五行来布置的。

  这四坛中跟天的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天坛,我们进入天坛发现的第一点,就是天坛占的面积大,但是里面建筑少,就是一片树,这就是古人规划的高明之处。因为天坛是祭天的地方,给人一个空旷的感觉,四周空空如也,面对的是浩瀚的天空,当人站在皇穹宇上,等于高高在上,有跟天互相接应的一个感觉。周围是一个回音壁。古人想得也很巧妙,站在这里跟天对话,有声音返回来,营造出互相交流的氛围。

  第二点,就是天坛里所有的建筑都是圆的,例如天坛里的圜丘坛,是三层露天圆台,它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这也是要对应上天。首先天有九重,为什么要用九?古人很早就了解奇数和偶数,并给它们取了名字,一三五七九是天数,二四六八十是地数,所以天坛里头都要用天数来设计建造。在天数里头九最大,所以就用九来做这个坛。那么从这个角度再去看地坛,地坛跟天坛是一样的,但是用的是地数,就是双数,没有用一个单数。

  天坛祈年殿里面的柱子、台阶都和天有关系,四根龙金柱就象征着四季,十二根金柱就象征着十二个月,十二根檐柱象征着十二个时辰,每一个都有它的象征性,所以说上天和城市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四象

  古人在观测天象的时候,把天空分成了四大区域,把东方想象成为一条龙,西边想象成为一只虎,南方想象为一只鸟,北方想象的是龟和蛇,所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又叫四象,也称四兽、四维、四鹿。古人将二十八宿和四象结合起来,每一方是七个,例如北方七宿就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就是西宫白虎。

  例如故宫的北门明代叫玄武门;南京有玄武湖,就在宫城的北边;西安有一条大街叫朱雀大街,它在宫城的南边。通过这些名字就对方位很清楚了。

  古人把整个的星空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叫紫薇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简称三垣,每个垣里星星都不等,古人在每个区域里规划出天地、三公九卿、将、相、宦者等等星座。同时官署机构也是按照星象的位置排列的,例如中书省就在元大都的紫薇垣的位置上,紫薇垣里有三十七个星座,其中左边有八个星座叫东藩,右边有七个星座叫西藩,两藩形成包围状,保卫里面的星星,所以它叫和陵门。苏州现在还有和陵门,还有洛阳的西门过去也叫和陵门,就是从这儿来的。

  故宫又叫紫禁城,为什么又叫紫禁城呢?就是由紫薇垣这儿来的。北京紫禁城的中和殿,原来叫华盖殿,华盖也是星星的名字。中华门、太阳门、西华门、太阴门、端门这些都是从星象来的。从秦汉以后,都城的城门取自于星象,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的城门名称都相同。

分享到:
编辑:lianqi
有关  城市规划 文化源流 北京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凡本网注明“www.azlhq.com”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28365365官网,
  •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28365365官网”或"来源:www.azlhq.com/"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28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azlh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