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发展面临新形势
当前,在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面临着新形势和全新挑战。2018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在今年 2 月底举行的成都市两会上,成都开先河,将最新修编的《成都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提交大会讨论审议。总规明确提出,成都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一)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绿色”成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绿色发展角度来看,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升,绿色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是人们的迫切期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城市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和“风向标”。
(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需要对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新思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盲目扩延导致了城市生态破坏、环境严重恶化、水土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以及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积极探索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二、公园城市建设
(一)公园与城市环境
探寻城市公园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可帮助理解公园城市的内涵、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和宝贵经验。
1. 工业革命后: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与城市公园的产生
(1)国外
实例 1: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
1847 年,世界园林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园—— — 英国利物浦的伯肯海德公园建成开放。说其是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城市公园,是因为这座公园由政府出资建造。政府利用税收在伯肯海德地区收购土地并开发周边的私人住宅,这一创举令公园的经营状况良好,并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也使周边更广大的地区地价上升。园内包括人工湖、岛屿、散步小径、缓坡、林地木屋等空间,成为了市民锻炼、娱乐和交流的场所,也为后来的城市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
实例 2: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1858 年美国纽约市组织了中央公园设计方案竞赛,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的方案中标,并于1876年建成开放。
中央公园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穿式道路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以湖面、大草坪、假山和建筑小品营造乡村田园的氛围;以广场、喷泉构成观景廊道,丰富的娱乐设施,提供给市民多样的活动类型。
它不仅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还引导了城市开发和建设有序进行,成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典范。
(2)中国城市公园的萌芽
1868 年,中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上海“公花园”(黄埔公园)开放;红口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静安公园等城市公园相继建成。1907 年中国最早的自建城西仓西公园(龙沙公园)建成。
公园内主要布置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运动场地及散步、休息、娱乐场所,是中国近代公园发展的萌芽。这些公园有别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为建国以后城市公园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2. 后工业时期:城市的振兴与城市公园的发展
一系列城市问题令人们重新思考公园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公园的生态价值和游憩需求逐渐得到重视。
(1)生态思想下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生态思潮逐渐兴起,城市公园成为生态保护运动的重要载体,大量实例都彰显了人们对土地生态价值的关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休闲游憩思想下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改善城市环境及保护自然生态思想兴起的同时,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市民提供各种各样活动的休闲公园在欧美大量出现。现代社会的种种事件、活动和电影放映、文化展览、舞会、戏剧、音乐节、儿童活动等都能在公园展开。不断更新的休闲活动,使公园始终保持源源不断 的生命力。
(3)国内公园建设
建国以来,城市公园的建设始终不忘给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初心,活动类型由单一日渐丰富。尤其改革开放后,公园建设复苏,内容日益丰富,观赏与参与相结合,进入规范化、科学化。
3. 21 世纪以来:多元视角下公园与城市关系的再思考
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公园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城市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城市公园对于城市问题的改善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以公园为主的绿地系统与城市环境
1. 国外城市公园系统发展历程
19 世纪以来,国外在城市公园运动影响下,开启了以美国为首的大批城市公园系统规划实践。依据其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背景可将其发展历程归纳为:
(1)城市环境改造背景下的公园系统规划(19世纪中叶—20 世纪初)
城市环境改造背景下,以公园为载体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其目的旨在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污染、环境破坏问题,规划线性绿色空间串联城市绿地;以增强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绿地的建设有效抑制城市过度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2)战后城市复兴背景下的公园系统规划(20世纪初—20 世纪中下叶)
战争带来的基础设施破坏、植被破坏、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引发全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一阶段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通过规划各类绿色空间系统化布局,重建城市绿地系统,复兴城市生态环境。
(3)生态可持续发展指引下的公园系统规划(20世纪中下叶—21 世纪)
这一时期的城市环境依然存在着自然植被破坏、水体污染等问题,同时一些工业时期遗留下的废弃地开始受到人们重视。基于生态思潮的影响,城市公园系统类型上,开始出现了大批生态为主题的公园,丰富了城市公园系统的内涵。这一时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运用生态设计,在新技术、新思想的引领下,开始步入生态可持续的新阶段。
2.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历程
(1)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发展起源
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源于前苏联城市游憩绿地的规划方法,强调城市绿地的“游憩”功能。20世纪 70 年代后,国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要求科学制定发展指标,合理安排空间布局。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正式出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我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开始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逐步提出了郊野公园体系、绿道体系、口袋公园、国家公园等多种类型。
(2)以缓解城市扩张为主的郊野公园体系
郊野公园体系在我国最初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于香港,当时香港为挽救城市急剧发展对农业用地的蚕食,引入西方国家公园的理念,因面积的限制而发展成郊野公园,但也有效地保护了郊野资源的完整性。20 世纪 90 年代后,内地各城市陆续开展了郊野公园规划实践。
(3)以串联绿色空间为主的绿道体系
我国早期绿道体系实践主要以珠三角绿道为代表,基于保护生态平衡、挖掘历史遗产、为市民创造生态休闲游憩体验的目的,珠三角于 2010 年建成城市和乡村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此外,北京于 2013年全面启动健康绿道建设,以满足市民对于生态游憩体验的需求。
(4)以增强绿地可达性为主的口袋公园
在多个口袋公园串联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微型绿地的系统化布局逐步形成。绿地建设有效达到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城市噪音污染的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休憩的绿色环境,满足居民的活动需要,大大提升了绿地的可达性和使用性。
(5)以生产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保护体制
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因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供给地,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公园体制下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治理土壤污染,保护该地淡水资源、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为城市内珍稀动物保护地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以公园为载体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
1. 国外典型城市环境建设模式
近代工业文明时期,国外在城市环境建设进程中引发了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与舒适度。为根除城市痼疾、更新城市形象,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各种以公园为载体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
(1)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英国工业革命后为解决具体城市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缓解城市过度发展的环境建设模式。核心策略是构建以公园、林荫道、农业区的绿地形成的绿地系统,以街道绿带、路侧防护绿网以及周边农田共同构成的生态空间,两者共同保障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和乡村居民的农业用地需求,成为控制城市扩张、消化城市工业排放的生态保障。
(2)花园城市
花园城市是新加坡建国初期提出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它保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土地使用需求,全局性的平衡城市土地划分。花园城市包括公园系统和绿化系统。这种以公园为载体的城市环境建设模式在建筑用地发展与高绿地率之间找到了理想的结合点,为新加坡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生态城市”与“宜居城市”提供了战略基础。
2. 国内典型城市环境建设模式
(1)山水城市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不同步的问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理念,其真谛在于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融合文化内涵,构建诗情画意、园林美和建筑意并存的景观意境。但是“山水城市”理念缺少必要的专业考量,仅仅为后来园林城市中审美标准提供了意向参考。
(2)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结合中国特色所提出的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模式,是建设、改善及美化城市环境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推动力。园林城市主要以园林绿化建设为切入点,利用一系列的量化指标来督导城市建成区的建设。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市民提供设施舒适、景观优美的工作、居住和游憩环境,强调以人为本,创造宜人舒适的人居环境。
(3)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是为了缓解和消除日益突出的对城市空间和自然资源需求的增长与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最终目标是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更加协调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在园林城市基础上,延伸了覆盖范围,强调城市统筹的绿地系统,更加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重点突出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园林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有效防治城市水体污染,鼓励绿色照明和推广垃圾分类,突出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建筑,鼓励低碳出行,推广再生能源,关注保障住房,保障社会公平,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能够增强城市凝聚力,实现城市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是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四)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
1. 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目前开展的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市域范围的森林城市 + 城镇建成区范围的园林城市的一种叠加。
2. 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公园城市是一个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这既是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也是对我国城市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园城市适应新时代中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形势及需求所提出的城市发展新目标和新阶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理念。
(1)公园城市建设是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
实践,是以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为目标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公园城市首先是绿色的,也是孕育和服务创新的,同时更应是共享和开放的。公园城市建设作为统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工作,将中央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变为城市建设的实践,以指导提升宜居品质,缓解城市病,推动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公园城市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积极落实,其核心在于“公”,面向公众,公平共享。
通过打造人人可享受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打造开放性、可达性、亲民性的公园体系,用公园体系这一最具吸引力的公共产品打造人人向往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3)公园城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蓝图,以创造优良的生态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
将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将公园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山、水、城、林自然生态格局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得像公园一样美好,实现城市与自然交融和对话。
公园城市建设是山水城市理念和中国园林文化的继承发展。建设模式是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现代传承。通过构建融入山水自然,彰显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格局,实现“望山见水记乡愁”,最终构建诗意栖居的城市思想境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塑造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城市典范。
3. 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与发展内涵
(1)公园城市建设的四个核心目标
① 环境与民生的统一协调
公园城市建设载体在园核心在人,既是城市环境工程,更是民生幸福工程。公园城市就是人民绿色共享的城市,也是拥有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环境的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逻辑,公园城市的建设就不仅仅是优化城市环境,更是要让公众共享美好环境。
从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角度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开放性、可达性和亲民性,统筹园林城市的各个方面,使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关注方向更倾向于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让公园建设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实现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② 景观与生态的高度融合
公园城市建设既要景观的“高颜值”,又要生态的高品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关键是引导城市发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城市建设中更加注重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价值。要以自然为美,要重视和强化城市内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把好山、好水、好风光,通过优美的公园融入城市。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恢复和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调控和自修复能力,以优美品质全面彰显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
③ 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公园建设不应拘泥于城市建成区内公园的建设,而应该是城市与周边自然、乡村的美丽同行。
公园城市作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空间上进一步促进城市绿地建设与自然环境、乡村人居环境的融合,构筑城市园林与城郊绿色资源、乡村绿色资源相融合的大地园林系统,努力让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实现新时代城市融合、自然和城市高度和谐统一的空间体系,同时引导其成为优美舒适、健康安全的城乡人居环境绿色发展基底。
④ 国际化与地域化的融合贯通
公园城市建设既需国际视野,更要地方情怀。公园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一方面学习借鉴国际现代化城市的生态绿色发展经验,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另一方面,更应该在城市绿色发展中体现文化特色、承载文化内涵,以地域情怀来建设城市公园,以人文理念打造公园城市,促使每一座城市都能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传播城市文化、传承城市文脉,是城市国际标准建设与传统,地域文化的融合。
公园城市通过科学的生长模式,可预测十年后:形成相对完整且稳定的生物链,环境体系完整,构建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栖息环境型城市森林的构建。
最新评论: |
28365365官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azlhq.com